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6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读庄子话归一 qzogzghq

[复制链接]

1247

主题

0

好友

3787

积分
级别
8 论坛元老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5-4 18:11:3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对于“九九归一”这组汉语词语,我们大家都非常熟知:一种解释是“归根到底”,“返璞归真”;一种解释是“绕了不少圈子,最后又回到了原处”。但这些解释只是对这词语本身意义的一种狭义的、单纯的理解,并没有真正诠释其深刻的内涵。   

  其实,“九九归一”虽然指的是“周而复始”或“归根到底”,但不是原地轮回,而是由起点到终点、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……这样循环往复,以至无穷,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。它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。   

  其中这“九九”中的“九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,它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、极数,常表示最多,无数的意思,《素问?三部九候论》曰:“始于一,终于九”。而在道家看来这“九九”是指自然万物这“归一”的“一”就意味着道家之道的“道”,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“一”时说:“惟初太始,道立于一。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”   

 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: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(《道德经》四十二章)。在道家看来道是独一无二的,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。而首先从“道生一”开始的,这“一”就是来自于“道”。而在“道生一”后又逐渐衍生,形成天地万物的大扩展,而在世间自然万物之中又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,而且它们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,最终化而为一,归为——“道”,就是这“归一”的准绳。   

  庄子继承和进一步发扬了老子的这一思想,这在他的《齐物论》等文中就对“一”进行了阐述,认为客观存在的万物本是不分彼此的,也是虚无的,是由“真君”或“真宰”主宰着的。所以,庄子得出“万物齐一”、“物我化一”的结论。这一次他在《大宗师》中对前面关于“古之真人”这一话题进行了一个简洁而明晰的总结,将其真人在认识自然万物方面和最终能否进入“大宗师”行列,就是能否对这“一”的真正理解和归入作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。同样,如果这“一”关过不了,那也是对不起了“其不一与人为徒”。   

  他说:“故(古之真人)其好之也一,其弗好之也一。其一也一,其不一也一。其一与天为徒,其不一与人为徒。天与人不相胜也,是之为真人”   

 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,庄子在此进一步说明了“齐物论”中的观点,以说明“古之真人”在天和人是合而为一这一道家之“道”的问题上,能够真正认识到:喜好的是一,不喜好的也是一。无论你认为天和人是合一的还是不合一的,它们都是合一的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正如老子所说:“往昔曾得到道的:‘天得到而清明;地得到而宁静;人得到而英灵;候王得到而成为天下首领’。”也如庄子所言:能够与天合一的则与天为同类,也就真正归于“一”——“道”了。既然如此,那么,他们就能够在人生处世与立世中,天人和谐,相互间没有敌对、征服的感觉,完全融为一体,打成一片,这才能称得上“真人”。   

  否则,就是有凡情,有分别心,没有脱离物欲之诱,还是没有达到与道归一的境界,也只能与人为同类。因此,要步入大宗师的行列,还须继续通过人生历程的磨难,切实在心性上最终实现“真人”的归一。所以,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名人、甚至于帝王与将相,但要进入“真人”、“圣人”行列,真是凤毛麟角,就是这个道理。   

  在先秦文献《礼记?礼运》中有一篇描写古代大同社会的文章,读来真是令人向往:   

 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   

  然而,几千年来,这么美好的社会却都没有实现,这是为什么呢?   

  读了庄子对古之真人的阐述,才多少有所感悟,原来在人间世中很少有人在年轻有为时能够顺应“大道”所赋予自己的本真性情来处世、立世。这也难怪,就是孔圣人虽然“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”却还在那里“知不可为深圳白癜风医院而为之”;一直到七十岁时,天在我里面,我在天里面,天与我同在,天与我合一。因此,才达到了“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、法则”的境界。更何况我们平凡之人呢?   

  原来,现实人类社会的世界,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,常常被一些负面因素影响着,在不明自然、社会、人为之道而无法分辨的情况下,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将真实的自我遮蔽起来,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社会而并不真实完善的自我。久而久之,这众多人将会自己也看不明白自己。正如古人所云:“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是自信不及,倒自埋倒了。”   

  更有甚者,有的人就像下面寓言中的那只乌鸦一样,因其不能看清自己,而安之若命的来遵循自然法则,而是在好高骛远、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丧失了自我,丢掉了尊严。   

  有一只乌鸦,原本过着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生活,尽管它天天都在食用腐烂的食物为生,但这是顺应其本身的自然生活习性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乌鸦看到了威猛的老鹰从高崖上急速俯冲而下深圳白癜风医院,将地上的一只羊羔轻松抓走。从那以后,乌鸦开始了对老鹰的盲目崇拜和模仿。它从早到晚练习急速飞翔和抓捕动作,盼望有一天也能吃到新鲜的羊羔。   

  终于,在多次练习后,它展开了对羊羔的捕猎。只见它俯冲而下,猛扑在一只羊身上,紧接着它开始拼命地拍打翅膀,试图飞起来。结果,它不但没有捉到羊,自己的脚爪子还被羊毛缠住,怎么都拔不出来。   

  牧羊人发现后,将乌鸦捉住并且剪掉了它翅膀上的羽毛,带回家送给孩子们玩儿。他对孩子们说:“孩子们,我们一定不能做不自量力的人,若是像这只乌鸦盲目地模仿老鹰,下场就只有像它现在这个样子。”   

  这个故事充分地告诉我们,我深圳白癜风医院们应该按照大自然赋予给自己的性情来做事做人,用心思量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,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实现,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,才能让自己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。   

  那么,怎样做才算是顺应性情地生活呢?这就是道家告诉我们从“一”开始到“一”结束。孔子曰:“吾道一以贯之”。(《论语?里仁》)孔子在这里所说的道当然是指儒家之“道”,正如曾参所说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而我们今天探讨的是道家之“道”,其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于我们|网站地图|帮助中心|商务合作|法律声明|诚聘英才|联系我们|
Copyright © 2010-2012 惠州夜网论坛 (www.0752snyw.com)  版权所有
官方QQ:2030314199  邮箱:2030314199@qq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